重点房企拿地总额同比降幅扩大
2024年1-7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4307.1亿元,同比下降38.0%,相较1-6月降幅继续扩大2.2个百分点。7月一、二线城市土地推出和成交均有所减少,TOP100企业拿地总额同比降幅随之扩大。整体来看,拿地向核心城市优质地块聚焦的趋势持续,土拍市场和销售市场分化加剧,促使房企拿地短期内整体依旧保持审慎态势。
从新增货值来看,建发房产、华润置地和保利发展位列前三。2024年1-7月,建发房产以621亿元新增货值占据榜单第一,华润置地以571亿元新增货值位列第二,保利发展新增货值规模为508亿元,位列第三。TOP10企业2024年1-7月新增货值总额4315亿元,占TOP100企业的32.4%,新增货值门槛为54亿元。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发布,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或将向人口增加地区倾斜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土地制度改革方向,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进程或将开启。综合来看,本次新型城镇化与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进行了高度关联,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高效利用、盘活是重要方向。另外,土地价格也将更多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土地端的限制性政策有望进一步优化调整,如核心城市取消土地端限价等。
《决定》提出“允许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此前多地已经落地相关举措,如长沙已经出台政策明确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采取多种方式集中整合本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资源,并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发展乡村旅游、文化体验、康养服务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预计未来更多地区将深入推进盘活利用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有利于提升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也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2015年起,国家在33个试点县(市、区)首先开展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改革试点,当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试点,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进一步盘活了空闲、废弃和低效利用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本次《决定》进一步明确“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未来配套政策有望进一步完善。
《决定》亦提出要“优化土地管理,健全同宏观政策和区域发展高效衔接的土地管理制度”,明确指出“建立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同常住人口增加协调机制”,未来人口持续增加的优势地区,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或将得到更多保障,“人、房、地”联动机制的建立将发挥更大效能。
与此同时,《决定》提出“优化城市工商业土地利用,加快发展建设用地二级市场,推动土地混合开发利用、用途合理转换,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过去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各地工商业用地供应规模较大,造成不少土地处于闲置或低效利用状态,本次明确要加快发展工商业土地二级市场,也意味着推动存量盘活进入了关键时期。今年5.17新政落地,自然资源部明确提出处置闲置土地、盘活存量土地的三项政策举措,包括闲置土地合理调整规划条件和设计要求、促进土地二级市场流通转让、支持地方按照“以需定购”原则,以合理价格收回闲置土地,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随后6月底,自然资源部研究出台了三个方面18条政策措施,妥善处置闲置存量土地。未来配套政策有望加速落地落实,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也是房地产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重点区域及城市房企拿地
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领跑全国。2024年1-7月,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885.2亿元,继续居四大城市群之首,增长较快,主要由于7月上海、杭州等城市进行土拍。京津冀TOP10企业拿地金额809亿元,位列第二,主要是由于7月北京多宗土地进行拍卖,金额增长亦较快;中西部TOP10企业拿地金额373亿元,位列第三。
从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来看,央企国企仍是主力,民企也在重点深耕区域补充土储。保利发展、中海地产、中建壹品、中国中铁、华润置地等在多个重点城市广泛布局,央国企仍保持较高参与度,绿城中国、滨江集团、龙湖集团等民企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则聚焦重点深耕区域补充土储,宁波江山万里置业、得力房产等区域性中小房企深耕重点城市增加土地储备。
从全国住宅用地成交总价TOP10来看,7月入榜地块成交金额门槛为21亿元。入榜地块中,北京市西北旺一地块以总价89亿元位居榜首,该地块为北京海淀区总价最高的地块,值得一提的是,该地块属于二次出让,其第一次出让是在2016年,由万科竞得,万科此后退还了该地块。从城市来看,北京、上海均有3宗地块入榜,总成交金额分别为142.6亿元、75.4亿元;杭州、成都各有2宗地块入榜,总成交金额分别为50.5亿元、45.3亿元。
来源:中指研究院
2024-10-25 13:36
2024-10-25 11:21
2024-10-25 11:21
2024-10-24 10:49